www.chinarushang.cn 中國儒商 作者:
由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踐歷時十年創作完成的宗教史學專著《中國古代政教關系史》21日在北京發布。
《中國古代政教關系史》全書一百三十余萬字,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課題,于2002年立項啟動。該書以歷史編年為縱線,完整展現了歷朝歷代各種宗教與政治權利機構的互動關系。作者以深厚歷史功底和高度理論概括能力,對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中宗教與政治的關系進行了系統梳理,獨立完成這本著作,歷經五次增刪最終成書。該書已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王作安在為該書所作序言中指出,政教關系既是政治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宗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是政治學和宗教學交叉領域重大的歷史 和現實課題,應當作為一個獨立的問題來研究。這部專著填補了我國政教關系史研究的空白,更可以對政教關系的研究起到推動作用。
當日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上,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周寧指出,目前中國研究政教關系的學術專著不多,該專著出版對中國政教關系史研究是一個突破,填補了空白,具重要理論意義
中 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汝信認為此書有現實意義。他說,十八大和最近的全國兩會都在強調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中發揮更重要作 用,最大限度地團結力量來完成中國夢。這本來就是現實社會中具現實意義的問題,所以這本書具有政教研究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張踐在座談會發言時表示,這本書雖然叫做《中國古代政教關系史》,但它還是一個理論的著作,不是歷史的著作。因為自己在這本書里把主要的功夫下在政教關系理論模型的構建上。
對 于政治學研究的發展,張踐說,過去我們對政治的研究、對政治功能的理解比較簡單,就是階級斗爭,剝削階級壓迫廣大勞動人民,很片面。最近十幾年引進了大量 國際上先進的著作和研究方法,推動國內政治學界也有了很大的前進。使我們認識到政治的功能不簡簡單單的只有一個政治統治的功能,它還有很大的一塊是公共管 理的職能。
國 家宗教事務局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張訓謀表示,研究古代政權對于宗教事務的公共管理有很重要的意義,可以為今天的宗教事務管理工作提供借鑒,利于宗教管理機構 雙軌制的設置。無論從政治意識形態與宗教意識形態關系上,都要依法處理宗教事務,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都需要研究政教關系這一課 題,認真吸納借鑒古今中外處理政教關系的有效經驗,努力構建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匹配的、符合中國特色、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政教關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宗教所所長、全國人大常委卓新平,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張志剛,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曹興,中國實學研究會副會長茍君厲等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