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rushang.cn 中國儒商 作者: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福建法院海事審判工作成效,助力海洋強國戰略和區域發展。
《時代領袖》雜志社記者郭興 口特約記者陸志川、簡錫源◇特約通訊員陳嫦晶、郭卸蕊 ◎攝影林珍 發自中國福建福州

2025年8月20日,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福建法院海事審判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介紹福建法院海事審判有關情況,并發布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由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宣傳處處長何曉慧主持,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吳元祥出席發布會并講話,全國人大代表王永澄、福建省人大代表林露露應邀出席發布會,中央及省市地方新聞媒體等有關單位的同志也出席發布會。


會上,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吳元祥代表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向出席新聞發布會的同志及長期以來對福建法院海事審判工作的關注和支持的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詳細介紹福建法院海事審判工作有關情況。
近年來,福建法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論述,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積極發揮海事審判職能作用,深化海事審判精品戰略,創新海事審判工作機制,加強海事糾紛多元化解,推動海事審判工作取得新成效,為我省海洋強省戰略實施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有力司法服務保障。下面,我向大家通報2023年以來福建法院海事審判工作基本情況。
一、強化高位推動,積極服務黨和國家發展大局
2023年以來,福建海事審判兩級法院受理各類海事海商案件7045件、審結6184件,涉案標的金額119.53億元,扣押船舶102艘,拍賣、變賣船舶157艘,案件涉及4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一是加強涉海司法,捍衛國家司法主權。福建法院通過依法審理各類海事海商案件,積極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維護國家司法主權。如審結釣魚島海域“閩霞漁01971輪”船舶碰撞案,以及該海域后續船舶碰撞案件,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海洋權益提供堅實司法保障,開創了海事司法領域維護國家主權的重要范例。審結的另一起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糾紛案件中,保險公司因承保的鋰電池在跨國海運過程中濕損,向航運公司索要溫控記錄,廈門海事法院依法裁定責令國際航運巨頭丹麥某公司提交其內部控制的涉事集裝箱全程溫度記錄。此舉精準適用國內法與國際慣例,破解涉外取證難題,向國際社會傳遞中國海事司法平等保護、規范市場主體行為的鮮明立場。
二是創新海事審判機制,服務海洋經濟發展。將海事審判工作融入國家和社會治理工作,依法靈活運用法律手段,助力涉海洋企業有效抒困挽損。廈門海事法院全國首創“班輪扣押預告”模式,探索雙方當事人共贏扣船機制,有力保障航運經濟高效運行;妥善處理標的額達36.9億元的海上風電項目行政非訴強制執行案,引導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促推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
三是構建司法保護屏障,守護海洋良好生態。全力守護“藍色國土”生態安全,創新機制、創設平臺,著力構建海洋生態“保護欄”。妥善審結全省首例由檢察機關提起的海洋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創新采用“海洋碳匯+替代性修復”履行方式,入選全國海事審判典型案例。廈門海事法院聯合廈門中院等13家單位成立廈門市生態司法協同保護平臺,打造海陸一體化生態保護聯合工作機制;同時,與漳州中院、龍巖中院圍繞海域、流域、陸域一體化保護深學共研,推動“綠碳”“藍碳”一體化保護,凝聚海洋生態保護合力;并與廈門產權交易中心探索聯合設立生態司法藍碳賬戶,有力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二、強化精品戰略,提升福建海事司法影響力
福建法院積極推進海事審判精品戰略,努力樹立精品意識,嚴把案件的事實關、法律關和裁判文書質量關,不斷完善審判流程管理和內控機制,不斷提升海事審判質效和司法公信力。
一是辦好精品案,強化引領示范。始終注重規范精品案件的激勵培育和推廣工作,定期組織開展案件質量評查和優秀裁判文書、案例、庭審直播評選活動,打造了一大批海事案件精品文書、精品案例。自2014年最高法院開展海事審判典型案例評選以來,我省法院已有20多個案例入選全國法院海事審判典型案例,其中,2023年以來有5個案例獲評全國海事審判典型案例,審結大陸首例涉臺灣地區公法人民事案等一批全國有影響力的典型案件,有力推動法治福建、法治中國建設。
二是統一裁判尺度,增強司法權威。通過加強調研總結、制定規范指引、強制類案檢索等方式,進一步統一海事案件裁判標準,做到同案同判。出臺審理船員勞務合同糾紛工作指引,明確船員勞務合同、船員勞務派遣合同的性質認定及舉證責任分配等裁判規則,為當事人提供可預期的海事司法裁判,切實增強當事人對裁判的認可度,努力實現案結事了。
三是參與國際海事糾紛解決,積極貢獻福建法院智慧。以海事精品戰略為抓手,積極參與國際海事糾紛解決。我省法院審結一起標的額3億余元的涉外大豆貨損索賠糾紛案,判決生效后當事中外當事人均服判息訴,被告并主動履行,彰顯了海事司法的國際公信力。平潭某公司訴某航務公司等船舶觸碰損害責任糾紛一案,三艘船舶在海上風電施工時誤入非法生蠔養殖區致損,養殖戶索賠近1600萬元。法院借助AIS軌跡、衛星云圖、無人機影像等科技手段采集電子信息,準確認定養殖區域、觸碰范圍及損失,判決獲各方當事人及國際保賠協會認可,被英國知名出版社Informa UK plc.收錄,并刊載于《中國海事商事法律報告》;審結的另一起共同海損糾紛案,獲評最高法院涉外民商事案件適用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典型案例,不斷展現福建法院專業海事司法能力,提升我國涉外海事司法國際影響力。
三、強化優勢帶動,助力打造國際海事糾紛解決優選地
圍繞“一帶一路”海絲核心區、自貿區、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等戰略,創新探索涉臺海事審判先行先試,積極融入海絲中央法務區建設,充分凸顯福建的“臺”“海”優勢,助力打造國際商事海事糾紛解決優選地。
一是完善涉臺海事審判體系,服務保障兩岸融合發展。探索涉臺送達、船舶扣押、臺灣地區規定查明等有效路徑,優化涉臺司法服務,提升涉臺審判質效。拓寬送達方式渠道,首創向船長、船公司辦事處、業務代辦人送達涉臺法律文書,通過微信圖片、視頻等方式送達,縮短送達時長、提高送達率。首創專門針對臺灣地區有關規定的查明機制,出臺臺灣地區有關規定查明平臺的指引等,提高法律查明的精準性、便捷性。開通全國首個涉臺司法服務網,發布全國首份涉臺海事審判白皮書,不斷延伸涉臺審判司法服務。
二是主動融入大局,服務保障海絲中央法務區建設。福建法院主動融入海絲中央法務區建設,出臺服務保障海絲核心區建設意見、融入海絲中央法務區建設意見等,發布相關工作指引、典型案例,依法服務保障海洋經濟強省建設,促進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合作。在海絲中央法務區設立廈門涉外海事法庭和福建高院海絲中央法務區巡回審判點,豐富涉外海事審判層級鏈條。廈門海事法院連續7年以中英雙語向社會發布年度審判工作白皮書,進一步提升了海事司法的公開度和國際影響力。廈門海事法院還持續深化涉外海事審判“五個一”工程建設(成立一個專門審判機構、設立一個多元解紛中心、發布一篇涉外司法指南、推出一批涉外精品案例、打造一支涉外法治人才隊伍),廈門涉外海事法庭集中管轄機制優勢凸顯,不斷提升福建作為涉外海事糾紛解決優選地的吸引力。
三是推動多元解紛機制建設,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加強海事海商特色審判庭基層基礎建設。成立全國首個涉臺海事海商審判庭和臺胞權益保障法官工作室,聘任臺胞陪審員、調解員,加強臺胞調解力量,拓寬臺胞溝通交流渠道,進一步暢通涉臺海事案件非訴化解路徑。
創新多元解紛平臺中心建設。全國首個國際海事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平臺—21世紀海絲國際海事糾紛訴調對接中心,于2023年開始運營,實現訴、仲、調機制對接和功能銜接,不斷豐富新時代“海上楓橋經驗”福建實踐。省法院與相關部門聯合出臺深化涉外商事糾紛多元化解的實施意見,在海絲中央法務區建立“一站式”化解機制,在石獅祥芝國家中心漁港設立訴非聯動點,推動涉外海事海商、涉漁業漁民等糾紛高效實質化解。
推進司法合作國際平臺建設。成功承辦“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司法合作國際論壇”“中英海事司法與海事仲裁論壇”,在2025年世界法律大會、世界環境司法大會等多項國際會議上作主題發言,有力提升了中國法院、福建法院的影響力。
下一步,福建法院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海事審判工作座談會精神,確保上級部署要求在海事審判工作中落地生根;積極服務保障海洋強國建設,全面落實海洋生態環境修復制度,加強對海洋新興產業的司法保護,助力海洋經濟轉型升級;積極參與全球海洋治理,深化涉外海事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培育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精品案例,提升中國在國際海事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加強海事審判隊伍人才建設,不斷提升海事審判質效,為福建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保障。
最后,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民四庭黃庭崗庭長也詳細介紹經過初篩、復評,在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廈門海事法院報送的37個案例中,最終確定入選發布的8個典型案例。并且,現場回答多家媒體記者的提問,展現福建法院海事審判工作成效,持續為海洋強國戰略和區域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本文圖為《時代領袖》雜志社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新聞發布會現場 《時代領袖》雜志社記者郭興 口特約記者陸志川、簡錫源◇特約通訊員陳嫦晶、郭卸蕊 ◎攝影林珍)
《時代領袖》雜志2011年創刊加入國際新聞記者聯盟!顧問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原國務院副總理吳桂賢、吳儀,汪恕誠、黃躍金、袁純清、魏文彬、袁隆平等……中國黨建網紅色文化組委指導,時代領袖聯合會主管,并且獲得中外元首一致好評,深得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高度贊揚!稌r代領袖》雜志為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崇高使命而義不容辭!以“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關注領袖,服務大眾的大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