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rushang.cn 中國儒商 作者:程鵬、程承坪
儒商文化以儒家學說的價值觀、道德觀為取向,體現了中國儒商在日常經營、生意往來和為人處事時的思維方式和處事準則,有其獨特的文化模式。筆者認為,傳統儒商文化具有如下內涵:
1. 仁者愛人的人本經商思想
“人本”與“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諸多儒家著述中反復提到的精神與思想。如“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仁愛”來源于“人本”,儒家思想將“人”放在宇宙和人類世界的中心,進而衍生出“由此及彼”的“仁愛”思想,這也是中國儒商所秉承的核心經營理念。只有處處以人為本,多為顧客與生意伙伴著想,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的事業。
2. 以義取利的商業道德
儒商文化倡導經商應以“義”字為先。孔子認為,“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荀子也認為,“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由此可見,儒家思想肯定人的趨利性,但更強調的是“義”對“利”的決定作用,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3. 誠信的經商行為準則
“誠信”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價值標準,誠實守信是儒商在經營過程中遵守的基本準則。《論語•學而》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中庸》曰:“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荀子•不茍》曰:“誠信生神,夸誕生惑。”中國儒商講究的是為人處事的“誠信”,這是他們做人做事的根本守則。
4. 互惠互利的商業智慧
《孟子•公孫丑下》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國儒商文化一直崇尚和氣生財、互利共贏的經營理念,可以說,這是一種極具長遠眼光和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智慧。
5. 慎言篤行的實干敬業作風
儒家思想中有一種強烈的實干敬業的精神,如孔子為了傳業布道奔走于各諸侯國而不辭辛苦;《易傳•乾•大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體現在儒商文化中,就是一種高度敬業、踏實肯干的優良品質和作風。
我們應結合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對儒商文化的核心精髓予以繼承和發揚,塑造出當代中國的現代企業精神。
1. 培育現代企業以人為本的精神
傳承儒商文化仁者愛人的人本經商理念,培育現代企業以人為本的精神。儒商文化仁者愛人的人本經商理念對現代企業以人為本精神的培育有著重要意義。事實上,以“以人為本”為價值取向的企業也必然會成為優秀企業。所有員工包括企業管理者在內,都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任何一個企業想要獲得良好發展都離不開每位員工的辛勤與努力。因此,企業應當以儒商文化中“仁者愛人”理念塑造現代企業“以人為本”的精神,時刻關注員工利益,使員工真正以企業為家,為企業發展盡力。
2. 培育現代企業經世濟民的社會責任感
傳承儒商文化以義取利的商業道德,培育現代企業經世濟民的社會責任感。現代企業要追求利潤,但不能在利益面前無所不為、唯利是圖,還應當負有經世濟民的社會責任。歷史上,傳統儒商早已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非義不取”“達則兼濟天下”的道理。現代企業應以此為鑒,使“以義取利”、服務社會成為經營活動的根本宗旨,并將這一理念逐漸內化為企業的自覺行為,更多地創造社會效益,推動社會各行各業健康穩定發展。
3. 現代企業根本行為準則:誠信經營
傳承儒商文化誠信的經商行為理念,將之作為現代企業根本行為準則。儒商曾在商業領域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究其原因,離不開儒商始終堅守的從商之本——誠實守信、信譽至上。置身現代商業浪潮中,市場經濟繁榮發展,各行各業競爭激烈,企業要想做到長久發展、穩步前進,就應當以“誠信”作為企業的基本行為準則。只有企業講誠信,用誠信經營,企業才能以“誠”立足于市場經濟,以“信”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4. 現代企業經商理念:互利共贏
傳承儒商文化互惠互利的商業智慧,培育現代企業“協同合作,互利共贏”的經商理念。傳統儒商文化中互惠互利的商業智慧要求企業在經商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各方利益,取長補短。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重要特征,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種新的機遇與挑戰下,所有企業都應抱著開放的心態,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與他人協同合作,以實現互利共贏。
5. 培育現代企業敬業務實的工作作風
傳承儒商文化慎言篤行的作風,培育現代企業敬業務實的工作作風。“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任何一個企業從建立到發展壯大都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這個過程離不開每一位員工的埋頭苦干、愛崗敬業。因此,應傳承儒商文化慎言篤行的傳統,培育現代企業敬業務實的工作作風,使人人都從我做起,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不平凡的工作。而這種敬業務實的工作作風正是培育創新精神的基礎。只有敬業務實,才能在繁瑣重復的工作中實干巧干、干出新意,才能為企業的發展謀求新思路、探尋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