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rushang.cn 中國儒商 作者:薛寶生
近年來,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積極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意見》,大力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逐步形成專業類和通識類兩類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使各專業的通識類創新創業課程初具規模。該校重視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訓練項目的指導和管理,積極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思辨能力,大力提高學生創業就業質量,在高度重視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工作方面也有務實之舉。(《吉林日報》12月1日)
據最新的資料介紹,坐落在長春凈月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校園占地面積600多畝,設有東、西兩個校區,建筑面積26萬多平方米的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創建于1988年。其前身是吉林省對外語言文化交流中心,先后經歷了吉林國際語言文化學院、吉林對外經貿職業學院、東北師范大學對外經貿學院等幾個發展階段。2004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正式建立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成為一所本科層次的民辦高等學校。學校建有現代化教學大樓、實驗大樓、圖書館、室內體育館和標準化室外體育場,建有標準化教室、數字化多功能教室、專業實驗室和同聲傳譯教室,有10座現代化學生公寓、兩座學生食堂和設施完善的福祉會館及生活服務中心。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專業和課程設置,不僅具有綜合性,而且門類齊全,培養方向明確。比如:學校設有11個基層院系,43個本科專業,涵蓋了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理學、工學、醫學等9個學科。自2009年起,他們先后與東北師范大學、長春理工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財經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規模很大,已達11400余人。學校以建設應用型、國際化、多學科、具有鮮明特色的現代高水平民辦大學為辦學目標;以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社會責任感強、創新精神強、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確立了以“人人皆能成功”為核心內涵的“成功教育”理念,形成了“勤奮開拓自強育才”的校訓。這讓人們眼前一亮,因此也成為目前省內外學子高考選擇的一所熱門大學。
堅持培養應用型人才,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成果明顯,是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辦學育人的鮮明特點和優勢,可謂是有麝自來香。近年來,每年有千余名學生獲得全國和省級獎勵。其中,有國際旅游小姐大賽世界季軍,世界小姐吉林賽區比賽冠軍,長春凈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冰雪天使。有的學生成為奧運會、亞運會志愿者和“感動吉林”十大人物、吉林省感動校園優秀大學生、“最美吉林人”、“長春好人”和長春市文明大學生。該校鎖定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目標,彰顯中國教育特色,深受人們青睞。他們不僅抓德育,還抓智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給了學子足夠的能量。
自2006年以來,應屆畢業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一直位于全省同類高校前列;自2008年以來,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93.28%;自1998年以來,3萬多名學子畢業走出校園,這些優秀學子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世界各地,許多畢業生成為所在單位的骨干力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著聰明和才智;自2015年10月以來,參加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銅獎、吉林省賽區獲金獎,參加“創新創業杯”全國管理決策模擬大賽榮獲全國總決賽二等獎,參加“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得國家二等獎,在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中獲國家級和省級83項大獎,光環閃爍校園。
事實說明,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意見》,需要智慧和行動。而這些智慧和行動,都來自于深化改革,創新驅動,創業教育。深化改革,就是敢于打破舊框框,建立新機制;創新驅動,就是揚棄已有的經驗,加大創新引擎力,與時俱進;創業教育,就是既要育人使其成才,又要練手使其有出路。而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恰恰在這些方面,趟出了好路子。比如:該校堅持把創新創業教育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緊密結合,注重人才培養的地方性、應用型和服務性,就是一個好辦法,有效解決了學子們學有所用,就業創業無障礙的問題。
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無論是家庭發展,還是社會發展,都需要人才支撐,考大學、念大學不只是積累學歷的問題,而是豐富經歷、提升能力的問題。而作為承擔高等教育重任的圣地大專院校,則應通過深化改革求變,創新驅動求進,創業教育求效,強化教育導向、創業導向。那些墨守成規、不思進取,不為學子畢業后生存、發展負責的大學,將會成為“九斤老太”,難以為繼。因此而言,所有的高等院校無論是姓“公”還是姓“民”,深化改革、創新驅動、創業教育均不可玩空,必須扎實落地。(薛寶生)